提要:“咚”一声巨响,几百米外的黄河“南岸”,一个黑黢黢的洞口在浓烟散去后慢慢显现。穿黄隧洞建成后,通过黄河北岸出口埋管接长,能够腾出足够的场地,有利于黄河堤防加高、加固工程,提高黄河大堤自身的安全度。
大众日报报道 “咚”一声巨响,几百米外的黄河“南岸”,一个黑黢黢的洞口在浓烟散去后慢慢显现。
这是3月25日上午11 时许,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的最后一次爆破,任务是将位于东平县隧洞南入口53米的竖井导洞最后一米多打通,其当量在工程上千次的爆破中是很小的。但是在河底下70米的隧洞中,头顶上是黄河,这样的爆破仍然撼人心魄。
此前记者沿着东阿隧洞北出口穿黄斜洞的台阶进入,头顶上不断地滴水,地面湿滑,周边尚未完全衬砌,裸露着一段段的钢筋。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北区建管局局长刘传武表示,贯通后还要进一步衬砌支护才能达到滴水不漏,确保黄河防洪的安全和调水水质安全。此外该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因此,洞里面还是很安全的。
等到爆破完成记者再顺着斜洞台阶上来时,旁边一位同行在数台阶,数到 467,大家重新回到了地面。惊魂甫定,然而已是气喘吁吁。而旁边,黄河仍在著名的位山险工段静静流淌。
20多年前挖成穿黄探洞
无论选择哪条线路,穿过黄河是南水北调无法回避的难题。地上悬河让北调江水直接进入黄河难度极大;立交方式有渡槽方案和在黄河底下埋管或开挖隧洞两种方案,选哪种方案有过争论。经过长时间论证后,隧洞方案以可免受外部温度、气象等不利因素影响,耐久性好,检修维护相对简单,在东中线都最终入选。
省南水北调局总工程师罗辉告诉记者,早在1973年,就开始对东线调水穿黄工程方案进行研究。1978年-1980年,原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院对备选三条线路进行了大量勘测和设计比较工作。经比选后,重点研究在解山(南岸)和位山(北岸)之间黄河河底约70米下开挖隧洞的方案。
为什么选此处?黄河穿过这里一处马鞍形的山梁顶部,河床窄,基岩面较高,围岩成洞条件好;工程布置不改变黄河现状,不影响黄河行洪、排凌,运行管理方便,与黄河有关的总体规划布局矛盾少。但因当时对河底岩溶发育及水文地质情况了解还不够清楚,故提出在河床底部开挖一条过河勘探试验洞。
穿黄探洞自1985年6月开始进行施工准备,1986年4月正式钻灌开挖,至1988年1月底探洞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一条长达500多米、由斜井和平洞两部分组成的隧洞挖成,这是首次在这样的深处穿越黄河。
通过开挖探洞,进一步查明了河底地质构造和岩溶发育等地质情况,发现两山为一个山体,很利于施工,在探洞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多项科学试验,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至此,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已经解决。
这条穿黄探洞打通后,南水北调一度陷入停滞。2007年12月28日,静卧了20多年的南水北调东线“咽喉”工程再次上马。
黄河下施工如履薄冰
新开工的工程是对原隧洞的一次“大手术”,其断面将由最初跨度 2.93米、高度2.61米的拱形,增至内直径7.5米、外直径9米多的圆形。此外,还包括滩地埋管、 穿引黄渠埋涵、出口闸、连接明渠等。
据介绍,其中最关键的是隧洞,虽然投资不足3000万元,但条件的复杂性对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地下施工,安全第一,何况上面就是黄河。根施工程序是在探洞四周打多个深孔,再通过压水实验,向钻孔内注入混凝土,确保断裂的岩石会连接起来,形成灌浆挡水的帷幕。然后采用短进尺、弱爆破的方法掘进,边掘进边进行初步的钢筋水泥衬砌。东线穿黄项目部调度室副主任王跃进告诉记者,所谓弱爆破,一般来说炸药用量不到正常量的一半,一般的硝铵炸药一次最多不超过60公斤,爆炸强度很小,一次能炸开一米多。
即便如此,危险依然存在。王跃进介绍,穿黄探洞黄河水、地表水和岩溶裂隙水三水相通,极容易发生涌水。在打通探洞过程中就曾发生 50多次涌水,2009年3月7 日,正在实施钻孔时突发涌水,水柱有六七米高,水压直接将钻机顶翻,水量每小时达 130 立方米。“这个位置是一个较为脆弱的断层,早在探洞施工时已经做过处理。但20多年过去了,之前的阻水帷幕已经被穿透。”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下水进行排水、灌浆堵漏,涌水终于被控制。事后计算,这次灌浆耗用混凝土500吨。
“类似的情况发生过10多次,如果那次涌水没有及时处理好,用不了3天的时间就会把整个隧洞淹没。”有关人员说,“头上就是黄河,一旦出现问题,会危及黄河,责任重大,可谓如履薄冰。工程施工中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据介绍,多年来由于穿黄工程方案未能实施,每年汛前穿黄段黄河堤防包括穿黄勘探试验洞本身都成为黄河防汛检查和安全度汛工作的重点,给黄河防洪造成很大压力。穿黄隧洞建成后,通过黄河北岸出口埋管接长,能够腾出足够的场地,有利于黄河堤防加高、加固工程,提高黄河大堤自身的安全度。 |